2013年11月23日

《愛,不需要忠誠?!》閱讀心得

社會心理學報告,兩張a4紙內,所以篇幅有限。
但是我也沒有力氣交完作業後再加了。
我覺得是本非常好看的書,希望大家可以找來看。

=========================


        這本書乍看下是本不道德、鼓勵出軌的書,事實上,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會說這是一本愛之書。我遇到這本書時,剛結束一段壓得我喘不過氣的戀愛,彼此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卻都不是對方想要的。

        在書店碰巧看到這本書,隨口問了一個有開放關係經驗的朋友有沒有看過,他竟然大力推薦,說他覺得這本書非常好,他還在朋友引薦下跟此書編輯聊過。於是我買了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感到醍醐灌頂,心智大開,因此決定寫這本書的心得。

        最近多元成家的議題很火熱,引起很多相關團體與個人的關注。我目前在台灣同志諮詢熱線當義工,臉書也不斷被這個議題洗版。在表達意見的立場中,除了支持和反對雙方,還有一個聲音叫做毀家廢婚派,簡稱毀廢派。

        毀廢派的立場是,我們所指的婚姻和家庭都是社會框架下的某種形式,可能是有異性伴侶、一夫一妻、要生小孩,而其他不同形式的家庭關係都不叫「正常」。然而,其實家庭的形式與組成非常多元,只是社會對某種特定樣貌的家庭或婚姻有所期待與法律保障,就相對的歧視了其他形式的關係。

        其實這本書要表達的就很像是這樣的概念,除了家庭跟婚姻以外,親密關係的樣貌也是很多元的。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段關係、每種愛情也都是獨特的。連結我們的是愛,而不是以忠誠包裝的佔有、嫉妒或仇恨。而愛情應該是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自由開放的。

        從生物自然的層面談起,我們常常會用鸞鳳和鳴、鶼鰈情深、在天願做比翼鳥,這類的語句來形容夫妻情深。其實,這類的動物多半是連續性的一夫一妻制,也就是他們單一配偶的狀態只維持一個交配季。而與人類基因更相近的矮黑猩猩,更可說是動物界的嬉皮,他們的性行為不只是為了繁衍,他們的性行為更常是為了遊戲與社交。真要說忠誠,我想只有做愛做到一半就被母螳螂啃掉頭的公螳螂能自稱為實踐者吧。

        出現人類的社會組織後,部份民族的母系社會,如現存中國的摩梭族的母系社會,我想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自由之愛的場域。不同於父系社會少數人專政的霸權,母系社會多以共同討論來決定公共事務。子女都與母親生活,而走婚制度也因應而生。 女方能有不同的男性伴侶,男方晚上至女方家行房後便回家,這樣的關係可以是長期也可以是短期,可以是單一也可以是多重的。重要的是,仍然有完整的家庭系統可以照顧初生的孩子,包括家庭中孩子的媽媽的母親與兄弟姊妹。過去我對母系社會沒有太多的理解,閱讀這本書後我才驚覺原來母系社會可以提供這麼完整的家庭功能。並且,單一和佔有並不是人類的天性。

        而在基督宗教出現後,世界就有了很有趣的變化。 其實信仰的解讀也相當多元,不同教派間的歧異性也相當大。但是一神的信仰基本上就是排除異己,而排除別的神的方式就是製造恐懼。例如惡魔撒旦,有著羊角、鬍子跟羊蹄,他其實就是古代希臘羅馬信仰中,守護音樂、舞蹈、歡樂的牧神潘。

        亞當跟夏娃,就是基督宗教中對人所期待的樣貌,不要去吃智慧的果實,不要享樂。無獨有偶的,在《失控的正向思考》中也有提到喀爾文教派對於禁慾、不能享樂的風氣出現在作者祖母一輩身上。而在稍後不同學說的出現,這樣禁慾的壓力卻轉變成迫使人正向思考的壓力。

        再來,我想資本主義真的是萬惡之淵藪,不只是對於社會的公平正義而言,甚至對於追求愛情的自由與美好也有很大的阻礙。再次提到《失控的正向思考》,在資本主義中,正向思考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與產業。而在透過正向思考的洗腦後,希望人們對生活與物質有更多慾望跟需求,進而刺激消費,才會產生諸如次級房貸等種種經濟問題。

        其實現代人們對於愛情的追求,產生的盲點也很像上述所提及。中古世紀的騎士精神,從騎士對領主、軍隊、宗教無私奉獻的精神,轉移至愛慕的女士。而這樣柏拉圖式的愛情,也成為藝術創作的靈感,進而成為吟遊詩人、詩歌、小說的題材,而促使浪漫主義的萌芽。在浪漫主義的精神中,愛情會使人有意識的抬高對方,而去讚美歌頌他。自己則透過愛慕對方與奉獻的過程,感受到神聖的神祕力量。然而在好萊塢式的愛情故事中,提及了浪漫的承諾, 卻不談論關係之後的發展與生活的樣貌。成千上萬的觀眾有了關於浪漫跟愛情的想像,但是卻沒看到無私奉獻的部份。

        資本主義賣的不只是浪漫,還有各種奇怪的價值觀。雖說女權的追求和女性主義的出現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事了,時至今日,現代的女性雜誌展示的還是很單一價值的女性樣貌:要苗條結實、要快樂又懂得享受、要愛情事業兩得意、要在外是貴婦在床上是蕩婦。在這些資本主義產物的洗腦下,我們想追求更完美的身體或是關係,而其潛在的訊息是:提升我們社會價值的事物才是重要的。我們追求那樣的伴侶,也以同樣的標準限制自己,像是所謂的高富帥、白富美。愛情的選擇成了某種市場邏輯下的產物,而非透過欣賞人的獨特性而建構的關係。既然如此,我們有那麼多相似的替代品,來建構想像世界中忠誠完美的愛情,何需在「有問題」的伴侶身上投資時間、金錢跟青春?我們吃了資本主義對於愛情的浪漫期待那一套,卻不會愛自己跟對方真實的樣貌,這樣怎麼會有愛情呢?

        性也是資本主義很大宗的消費之一,《色情消費啓示錄》中有許多資本主義下對色情與性的反思。 根據我常見的觀察,在資本主義的主流A片中, 日本A片反映的多是女性清純無助、任人宰割的狀態,而歐美A片中對女性的詮釋則多半是呈現陽具崇拜的樣貌。 總而言之,對於女性的侮辱與貶抑還是A片的主軸,我相信確實有好一部份的女性會從侮辱跟貶抑的性愛中得到快感,但是絕對不是多數或主流。在資本主義中,連性的多樣性都被壓縮了,而且也並不是性愛真實的樣貌。而正因資本主義中對於性的刻板的想像,連帶使女性對於性與愛的自主與解放之意願的下降或壓抑。也可以說,女性的性慾並不被文化和社會認可,更別說是多重伴侶或是更多樣貌的愛了。

        很有趣的是,在我的觀察中,在sm或其他少數性癖好與同志社群中的多重伴侶關係反而是比較常見的。我認為,說不定更多人是以那些較少數的癖好來包裝其實更多數的對於多重伴侶的追求。因為在sm或是同志圈中,相較於一般社會對多重伴侶的來說,是更加友善的。這些另類的性少數,對於愛反而是更加自由的。

        作業篇幅有限,我大概只概述了愛之所以不需要忠誠的背景與原因,而沒有談到書中談到真實的實踐與生活的部份。其實,愛就是一面鏡子,我們在其中看到不一樣的自己,瞭解自己的獨特性,也學會更愛自己。我想,在愛情中我們追求的不就是快樂而已吧,何苦以單一的樣貌限制自己跟關係。其實拋下佔有的慾望,去體會跟感受愛本身的自由、美好與可能性,才能看見愛情真實的模樣。

==========================

延伸閱讀:
《Dr. Tatiana給全球生物的性忠告》
《失控的正向思考》
《色情消費啓示錄》
《性、謀殺,以及生命的意義》
《自私的基因》
《道德浪女》這本我還沒看過,據說是多重伴侶關係的入門書。

沒有留言: